2009年9月14日 星期一

災區關於輕重緩急的那些難題

by工作隊成員 蔣昕

我們在到達六龜的第一天,參與了一個由法鼓山與鄉公所共同舉辦的重建總體營造座談會,會中法鼓山對重建的態度顯得細水長流,認為重建這事要經過審慎的評估,以永續發展的社區總體營造為目標。在這場會議中,無論是法鼓山團隊或是其他與會人士均提到應尊重災民,期許兼具心靈與硬體層次的重建,最後期許我們的訪調工作隊能審慎處理問卷內的議題,在問卷中關注各式問題以免重覆訪談,造成對民眾的打擾。

然而,工作隊在六龜志工團獲得了「儘速調查災民需求」的任務:我們應該快速修正訪談問卷並且地毯式的向居民做調查,以獲得關於災區需求的量化數據。我們的調查內容事關災民迫切的需求,刻不容緩。

訪調工作的進行,卻面臨行動速度的問題,我們到底該快一點還是慢一點?

回想到前往災區之前看到對於政府行動速度的評論,往往認為馬政府救災慢(該快不快)、重建快(該緩不緩),顛三倒四。重建應該要緩是因為該考量的議題很多:地質、文化、社區等,必須在災後一段時間,災民穩定下來後才能好好的討論,而不是為了儘快度過安置期就立刻決定永久的去處。

親自到了災區,才發現快一點或是慢一點這個問題在很多細節上並非那麼簡單。為了提供公部門關於損失狀況的確切數據,必須對居民展開訪問調查;災區的農業損失、房屋損失,災後至今仍未統計完成,需要有人來做這件事。中央向地方要求確切損失狀況的數據,以提供符合需求的資源投注,卻沒有考慮到地方政府的人力不足,遲遲無法取得資料,而資源也就停滯不前,沒有分配到真正需要的地方。

正因為如此,訪問調查的工作很急。但另一方面,擔憂關於各種主題的問卷一次次進入災區,對災民正是一次次的傷害。災民被訪談三次、四次、五次,對著不同的、陌生的臉孔訴說著同樣的悲傷,卻也在重複體驗悲傷。我們不想要擾民,但我們知道,慈善團體為了提供即時幫助、發放善款,會針對需求進行訪問;關注文化、經濟、地質的公部門為了調查地方狀況,各自也會有各自的調查;而我們為了提供申請補助的協助,又問了一次。

在公部門的調查還沒有動起來的當下,我們該如何避免訪調擾民?調查是為了知道災民迫切的需求,並設法提供緊急協助,但對於「完善的」問卷的想像,卻阻礙了調查的速度。工作隊能做的有限,只能從緊急協助的角度看這件事,儘快了解居民的需求;而自製問卷對公部門來說也不具公信力,資料勢必無法共享。進一步來看,公部門的位置、高度,比較適合協調各式訪談、調查,以一次接觸完成所有資料的蒐集。

在六龜,我們看到許多居民因風災影響了日常生活,可能是平日的工作遭受風災打亂需要迫切的經濟援助;也或許因路斷而影響原先地方經濟的體系。社區重新回到日常生活的正軌還需要一些時間,但維持生計這件事,卻令人著急。在六龜,在目前這個介於救災與重建之間的時期,我們看見快與慢的複雜性。

 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